人的頭顱結構複雜精密,尤其腦中的動脈瘤、顱底瘤更像顆不定時炸彈,手術過程中恐因此導致大出血,危及性命。陽明大學從美國進口14顆頭顱,邀請國外權威醫師教年輕醫師「拆炸彈」。
陽明大學、台北榮民總醫院、德國蛇牌學院今天共同舉辦「腦血管顱底手術操作研習營」,從美國進口14顆人體頭顱,由國際神經外科權威來台指導國內外22名醫師,精進顱底手術技巧。
主辦此活動的陽明大學醫學系外科助理教授、台北榮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秉權今天受訪時表示,在台灣的醫學養成教育中,通常只有大三和大五才有大體、神經解剖課程,醫學生幾乎沒有機會接觸頭顱解剖。
然而,大腦不像蘋果、梨子有緊密結構,而是像橘子一樣,分成很多區間,手術過程需要高度複雜技術,以及緊急應變能力。
許秉權比喻,進行腦部手術就像開飛機,在實際飛行之前,必須在模擬機上累積一定飛行時數,由正駕駛帶副駕駛,傳授在面臨各種緊急狀況時,應該如何因應,降低危害。
直播上班同理,一名醫師如果完全沒有實戰經驗,就憑著學理替病人開刀,恐有併發症或危及性命的風險,若能先在實驗室熟悉手術路徑,也熟知手術過程中有哪些重要解剖構造,在實際手術時更能駕輕就熟。
許秉權說,動脈瘤、顱底瘤是腦部最難處理的兩大腫瘤,「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,說爆就爆」,因此陽明團隊特別在屍頭的頭顱裡裝進動脈瘤,並且以體外循環機模擬真人血液流動狀態,讓醫師們學習在開刀過程中,遇到動脈瘤破裂、緊急出血等狀況時應如何因應,年輕醫師和世界級大師的距離。
台灣已有大體老師,為何要從美國進口屍頭,許秉權說,大體老師礙於身體連著頭,很難做出擬真的血流、假腫瘤,加上亞洲人全屍觀念根深蒂固,願意捐贈器官、大體已是少之又少,更何況是把頭砍下來讓醫生研究,只能從觀念較開放的西方國家進口。禮服店現領
許秉權指出,反觀鄰近的日本、中國大陸幾乎無法進口頭顱練習,台灣的衛生福利部對於頭顱進口法令相對合理,並有嚴格疾病篩檢、出具詳細身分證明,每顆頭顱從取得、報關、染色、保存等支出約新台幣5萬元,不僅可供神經外科醫師練習手術技巧,還能讓骨科、耳鼻喉科等醫師培訓內視鏡手術技巧,每顆約可使用一年,最後在台灣火化,盼醫師們能在職涯中造福更多患者。
留言列表